我的收藏 訪問記錄 短消息
思維決定武器︰作戰思想影響坦克設計(組圖)
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
sky960
2011-10-31 20:11
# 1
思維決定武器︰作戰思想影響坦克設計  
2010年01月   來源︰新華博客


我們發現許多文章,包括許多權威刊物上的文章,提到各國坦克,往往就各種技術上硬性指標進行橫向比較。提到坦克,往往就是津津樂道火炮口徑有多大,初速有多快,膛壓有多少,裝甲有多厚,速度有多快。仿佛有了這些,就能決定戰斗的勝負一樣。有些人妄圖通過研究這些來解釋或者反駁近年來戰爭中甦式系列坦克表現不佳,以至于爭論紛紛,甚至于搞出個什麼10大坦克排名來嘩眾取寵。這是惟武器論觀點。雖然武器很重要,但是完全排除人的因素是不可能打好仗的。
    各國坦克各有各的特點,有的強調戰略機動性,有的強調防護與火力,不一而足,有些人僅僅是停留在性能參數的表面現象,而不想想各國為什麼采用這種設計。坦克火力,機動性和防護能力三大性能之間,三大性能與戰斗全重,壽命周期,成本之間都是互相矛盾的。為了提高坦克的火力,要求安裝口徑更大的火炮,更加完善,更加復雜的火控系統與觀瞄設備,更多的更大尺寸的彈藥,這些都需要增加戰斗室的容積,而由此會使得坦克戰斗全重和外形尺寸加大,機動性和防護能力下降。提高防護能力則要求外形尺寸特別是高度尺寸更小,這樣裝甲厚度才能更大。而坦克車輛設計就是保證實現戰術技術性能,對三大性能進行平衡。而這個三大性能的怎麼個平衡法,就是各國的軍事思想,設計理念所決定的。

    實際上坦克是一種兵器,是人使用的。使用方法不對,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好比厚背鬼頭刀,雁翎刀,雙刀,乃至于菜刀,都是刀。都可以劈砍切割,可是具體到某種刀,甚至于每把刀,使用方法不是一樣的,甚至是大相徑庭,想想看用菜刀來給劊子手用來殺頭,用雁翎刀剁菜是個什麼感覺。同樣道理,坦克的設計思想取決于各國的軍事思想與戰略戰術,坦克之所以各有各的特點,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強調火力,有的強調防護,是與各國軍事思想戰略戰術息息相關的。而具體的實現方法,則是軍方根據自己的戰術特點,威脅環境,戰術想定等進行調查研究,然後根據技術水平,提出性能指標,在交給科研部門生產廠家進行研制生產。而反過來,武器有了,則應該根據武器的特點制定戰術,發揮出武器本身的最大潛力,揚長避短,否則,輕則降低作戰效率,不能發揮武器潛力;重則遭受重大損失,甚至影響戰斗勝負。這就好像武俠小說里寫的一樣,招式套路練會了還不行,還需要口訣知道怎麼用才行。而武器的運用方法,我們則把他們叫做戰術。下面我就各國的坦克戰略戰術與坦克特點結合起來談一談(限定範圍是冷戰時期的坦克)。

    前甦聯坦克︰簡單實用,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產

    前甦聯是坦克大國,其地面裝甲力量十分強大,二戰後成系列的發展了T系列主戰坦克,包括T54/55,T62,T64,T72,T80等主戰坦克和各種改型車輛,並出口或者授予特許生產權進行仿制的國家地區也十分廣泛,比如中國,中東地區,印度等。

    我們知道前甦聯在二戰期間不但設計出了T34等性能出色的坦克,還積累了大量的坦克作戰經驗。並由此發展出了以地面裝甲突擊為主的大縱深攻擊戰略。這種戰術簡單說來,就是通過撕破敵人前沿的堅固防線,然後通過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的具有高速機動性的裝甲部隊向敵人深遠縱深發動攻擊,從而摧毀敵人整個防御體系。為了適應深遠縱深高速突擊,就要求坦克必須具有良好的較大的道路行程,道路適應性,較低的後勤負擔,綜合起來說就是需要具有較高的戰略機動性。這也是為什麼甦聯坦克嚴格控制重量的與體積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拿甦聯坦克與西方同時期坦克相比就會發現甦聯的坦克總是重量較輕,比如T80系列的重量要比M1系列輕1/4左右,那就是因為甦聯的T系列坦克要求具有較大行程,要適應大多數道路狀況,而在敵後往往缺乏足夠的後勤補給,所以要減少後勤負擔的緣故。


印度裝備的T-72坦克

    而為了與敵人坦克進行交戰,撕破敵人正面防線,甦聯人非常重視坦克火力,與正面裝甲。為了保持火力上的優勢,我們可以發現甦聯坦克的火炮往往比同時期的西方坦克炮口徑大5-10毫米。比如T54/55的坦克炮為100毫米,而同時期的美國M47/48 主炮口徑為90毫米,T64坦克炮口徑為115毫米,同時期的M60為105毫米。T72,T80火炮口徑為125毫米,而M1的火炮口徑為105毫米,後來的M1A1,M1A2火炮口徑則是增大到120毫米。雖然甦聯火炮口徑較大,初速較快,但是由于火炮膛壓,配套的彈藥工程的落後,使得在80年代中後期125火炮的威力已經與西方的120坦克炮火力相當。但是也可看出甦聯人妄圖在火力上壓倒對手的心理狀態。而裝甲上,甦聯人由于T34的成功經驗,十分重視低矮的外形,與完美的避彈外形,甚至不惜減少火炮俯仰角來獲得更高的防護能力,由于與同時期西方坦克相比,甦聯坦克重量較輕,但是甦聯的坦克擁有許多獨特的特點,決定了T系列坦克與西方相比,在裝甲防護能力上並不遜色。

    由于二戰時期T34的成功經驗,甦聯坦克設計師與西方相比,更加重視坦克良好的避彈外形,甦聯在長時間的采用可獲得完美避彈外形的鑄造裝甲,鑄造裝甲是由裝甲鑄鋼冶煉澆鑄而成,大批量生產成本低廉,可大量快速生產制造。。鑄造裝甲可以得到不同的部位均勻的過渡到不同厚度和理想的傾斜角以及可造成跳彈的流線型外表面。但是由于鑄鋼內部組織不夠密實,有柱狀晶,偏析,氣孔等缺陷,所以一般說來鑄造裝甲抗彈性能要比軋制鋼裝甲低10%...所以西方坦克設計師更傾向于軋制鋼裝甲。

    同樣的甦聯設計師更強調低矮的車體高度,因為這樣可以減少被發現被命中的概率。為了降低高度甚至犧牲坦克成員的舒適性,為了降低車體高度,嚴格限制坦克駕駛員的身高,以至于在甦聯坦克兵中中亞地區的坦克駕駛員很多。

西方國家坦克︰更適合防御和山地作戰

    在80年代以前,西方世界的坦克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落後于前甦聯的裝甲力量。東西方軍力主要依靠核武力來平衡。西方裝甲作戰理論來源較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納粹德國所發展的閃電戰,強調坦克機動作戰,認為“厚裝甲不如速度重要”,在二戰初期,德國運用裝備大量輕型裝甲車輛(諸如馬克 1,2,3型)的裝甲部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但是到了二戰中後期,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國逐漸在甦德戰場上轉入了被動防御,所以坦克研制生產逐漸向著厚裝甲重型化(諸如虎式坦克,象式坦克突擊炮等)的防御性坦克發展,但是由于工藝水準高,成本高昂,生產費時費力,而且由于其重量巨大調動坦克進入戰場也是令指揮官頭痛不已,而且需要更好的維護與保養,需要更多的油料。使得這些重量巨大的防御性坦克雖然在每一次戰斗中由于厚重的裝甲,犀利的炮火佔盡了優勢,可是面對數量眾多的甦聯坦克“盡管他贏得了每一次戰斗,但是卻是輸掉了大多數戰役”,從而導致了整個戰爭的失敗。因為,防御總是線性的,而甦聯人只要可以集中足夠的坦克,火炮,飛機,兵力在某一點造成絕對優勢,撕開口子之後,各個坦克快速突擊縱隊進入突破口,向敵人縱深插進,破壞整個防御體系。而重型的防御坦克雖然在戰斗中佔有絕對優勢,可惜,在敵人插到後方的時候,由于道路適應性,油料補給線被切斷等諸多原因,使得這些防御型坦克跑不過中型的進攻坦克,在對手坦克之前到達新的防線,只好自己摧毀或者放棄。

    所以,在戰後,西德與法國堅持機動性比防護性更加重要,而法國更是認為“在核戰爭環境下,機動性比防護性能夠獲得更高的生存能力”,所以這兩個國家在上個世紀50 年代對坦克的三大性能排列順序是“火力-機動-防護”。根據這一觀點,西德研制了戰斗全重40噸,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炮塔正面裝甲厚度為52毫米的豹1坦克;而法國則是研制出了戰斗全重36噸,最大速度65 公里/小時,炮塔正面裝甲厚度80.8毫米的AMX30坦克。這兩種坦克是西方世界典型的重視機動性的代表。德國人在豹1的時候重視坦克的機動性。而在美國人提出空地一體戰作戰思想之後,為了更好的執行在空地一戰中德國人應該承擔的任務(實際上,我們看到德國人在軍事力量的建設是瘸腿的。那就是——陸軍強海空弱,這海陸空三軍兵力構成比較平衡的西方國家來說是很少見的。這也和西德在北約戰略體系中所承擔的任務有關,那就是在地面上擋住甦聯人的裝甲洪流,而海空力量則有其他盟友承擔,所以說,德國的武裝力量在很長的時間內是不完全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德國人應該算是北約模範國了吧)。再加上中東戰爭凸現的坦克防護能力不足的問題,德國在設計豹2的時候,和美國人的M1系列基本相同,又走進重型防御坦克的路子。而法國則是一直堅持機動作戰的軍事指導思想,最新設計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只有53 噸,這在動輒60 噸的主戰坦克里算是比較輕的了。而法國人獨特的設計之處就是坦克炮並列武器是一門20毫米機關炮,用于對付無防護的有生力量,輕型裝甲車,卡車等不值得使用坦克主炮的目標,以節省坦克炮彈藥,而不是像其他國家那樣僅僅是一挺7.62毫米機槍(個人認為,坦克炮同軸武器僅僅是一挺機槍實在是個巨大的浪費。這個位置是個非常好的武器平台,他穩定,安全,甚至可以和坦克炮共用高級的坦克炮火控,可以大大的提高命中率。而且使用爆炸彈頭的可連續射擊的武器系統可有效壓制遠距離的反坦克導彈,因為在今天以往並不顯眼的步兵也在遠距離上對坦克造成巨大的傷害。雖然會帶來許多其它問題,比如炮塔正面面積增大,炮塔空間問題等,但是和得到的東西相比是可以克服的,但是20毫米機關炮可能有些太大了)。

英國一直是重視坦克防護的國家,英國在二戰前坦克發展的思路是將坦克按照用途分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用于反坦克作戰,而步兵坦克則是用于伴隨步兵進攻。但是戰爭的事實證明,坦克不應該遷就步兵的速度,步兵應該也具有高機動性配合坦克作戰。而英國對于坦克作戰來說,一直抱有坦克大戰的思想不放,一切設計均是重視坦克在戰斗中的運用,當然這也和英國的國情軍情有關,因為英國一直是海洋強國,擁有投送兵力便利。而陸軍則是精干的小型的職業化的。陸軍無論從人員還是裝備數量都不是很多。所以需要更加重視士兵的生存能力和執行任務的彈性。英國人認為︰防護是士氣的源泉。根據這種坦克大戰的作戰思想,他們對坦克的排序則是“火力-防護-機動”。所以,我們看到英國人的坦克都是防護能力較強。英國人的坦克從百人隊長,酋長一直到挑戰者都是具有強大的防護與火力,但是機動性卻是可憐的。有意思的是,英國人一直不願意放棄它們的線膛炮,自從甦聯人在T62坦克上采用了滑膛坦克炮之後,由于滑膛炮可以發射大長徑比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而當時的線膛炮只能發射長徑比不超過5的旋轉穩定脫殼穿甲彈,而且不能發射破甲彈。從而佔據了反坦克作戰的優勢,西方國家紛紛改弦易張,在新型坦克上換裝滑膛炮。而英國人卻固執的堅持使用線膛炮,一直到挑戰者2。甚至不斷改進彈藥,以適應線膛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當然這也和作戰思想有一定關系。因為采用滑膛炮的坦克作戰目標較為單一,主要就是直射距離內的坦克,而且犧牲了遠距離間接射擊的能力,而且減弱了殺傷/爆破多用途榴彈的威力,不能發射碎甲彈。使得坦克在對付戰場上其他目標時效果受到了削弱,比如土木工事,無防護有生力量,輕型裝甲車輛等目標。比如,在海灣戰爭中,坦克炮擊毀坦克最遠距離就是英國的挑戰者2發射碎甲彈創造的,居然有6800多米,這對于裝備滑膛炮的坦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在英國人的作戰思想中,坦克不僅僅是作為一件反坦克武器存在的,由于英國人的陸軍規模有限,裝備的坦克數量不多,所以必須保持足夠的任務彈性,坦克在戰場上還應該對付更多的目標,而不應該僅僅是針對坦克。這就是英國人和甦聯以及西方世界其他國家在坦克作戰認識上的差異(插句題外話,個人倒是認為坦克所對付的目標不應該僅僅是坦克這一點上與英國人保持一致)。


越野機動中的“梅卡瓦”4主戰坦克 圖片來源︰新華網

    以色人恐怕是戰後最具有坦克運用經驗的國家了,所以其坦克設計思想更值得我們的重視。以色列人由于國小人少,又處在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在人力和物質資源都處于劣勢。所以士兵的的生命更加寶貴。以色列的國土縱深小,所以坦克的機動性是有限的,所以以色列人更加重視坦克的戰斗性能和防御作戰。以色列坦克的防護第一,而火力則是根據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威脅程度采取夠用即可的態度,而機動性則是有限的。而與甦聯不同的是,以色列秉承西方坦克設計思想,在防護上是以乘員為防護核心,而不是以整車戰斗力為防護核心。以色列發展的梅卡瓦坦克采用少見的動力系統前置布置。這樣前裝甲,間隙裝甲,傳動系統與發動機構成了坦克正面的梯次防護,而炮塔盡量減少正面投影的少見的雙人炮塔(無自動裝彈機),而且為了獲得較好的防彈外形,而采用楔形。這樣一來,人員就獲得了最大的防護。因為即使炮彈穿透了正面裝甲,也會被發動機擋住,雖然機動性喪失了,但是最大程度上的保護了成員。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以色列人是以坦克乘員為防護核心的。坦克動力前置,可產生諸如履帶效率低(因為需要拉緊負重輪上方的履帶)。火炮俯角小,坦克車體過高,坦克駕駛員觀察鏡布置不易,駕駛員視野受限,保持重心困難而難以進行總體布置等不利影響。但是和所取得的防護性相比,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據說,以色列的梅卡瓦75%的車重都用來加強防護(估計是把傳動系統和發動機算上了)。而傳統總體布置得坦克一般在45%-50%左右。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可能是一種防護最全面的坦克了,即使是側面也有間隙裝甲,使用工具箱等填充其中。這樣一來,梅卡瓦坦克可能是世界上最適于城市巷戰的坦克。而梅卡瓦參加的戰役戰斗也表明,這種坦克的防護是可靠的,據說曾經數十輛坦克遭到了RPG反坦克火箭各種反坦克武器的的襲擊,而僅有一輛被擊穿,而車輛並沒有產生二次效應,人員也沒有傷亡。最夸張的是,一輛梅卡瓦被命中13 次,坦克卻依然保持戰斗力。可見防護性能的優秀。而且,對于坦克成員來說,躲在3米厚的鋼鐵後面心理優勢決不是躲在幾十厘米厚的裝甲後面的坦克乘員可以比擬的。以色列人對坦克情有獨鐘,妄圖把坦克設計成全能坦克,由于動力前置,後面的設計成巨大的艙室,並在車體開後門,可以通過後門來補充彈藥(這個後門絕對是非常極為出色的貼心設計,因為在戰場上坦克總是正面對著威脅最大的方向。當然也僅僅是梅卡瓦動力系統前置可以這樣設計)。而艙室可以搭載8 名全副武裝的步兵或者4副擔架。這樣一來,必要時坦克就成了搭載步兵成為步兵戰車了。世界各國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看到了導彈對坦克的威脅,認為坦克不能單獨作戰,必須有擁有強大火力和機動性的步兵配合作戰。所以,各國均大力發展步兵戰車,而作為中東戰爭一方的以色列則是獨闢蹊徑,通過梅卡瓦坦克內部設置乘員艙來達到這一目的(以色列是沒有步兵戰車的,有的只有裝甲輸送車)。而為了坦克能夠對付更多的目標,還在坦克上安裝了60毫米迫擊炮。這樣一來梅卡瓦坦克真成了全能坦克了。當然,梅卡瓦適合以色列的國情軍情,但是如果換作其他國家就不一定合適。這就是坦克設計必須適合軍事指導思想的典範。

咱們再說說北約的核心美國。實際上美國人長期以來一直缺乏足夠的坦克作戰經驗,包括二戰之中美國人也沒有接觸到坦克作戰的精髓。。而在坦克設計上與前甦聯相比長期處于劣勢。在70年代勃日涅夫時代,甦聯的力量已經膨脹到西方世界無法遏制的地步。美國人終于在70年代末發展了空地一體戰作戰思想來對付華約集團的大縱深作戰,並根據這個作戰思想的框架,設計了性能出色的M1系列坦克,使得北約逐漸在地面上站穩了腳跟。空地一體戰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地面部隊遏制華約集團的強大的地面突擊,然後利用空中優勢對對手的全縱深進行打擊。從而逐漸削弱甦聯的大縱深進攻的強度,遏制甦聯的進攻。可以看出所謂最初的空地一體戰是一種基于防御的戰略思想。其關鍵在于地面力量是否能夠抵擋華約部隊的強大地面攻勢。由于西方世界在坦克等主要陸戰武器在質量和數量上處于劣勢,所以很難抵擋華約集團的進攻,這時候,戰略平衡主要是核武器來支撐。而西方也研制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武器系統,比如,核地雷,可以瞬間形成一條反坦克壕的灌裝液體炸藥軟管等等。而德國更是重視可以阻礙坦克部隊機動的地雷,在地雷和地雷布設裝置上處于世界的前列,這也是戰略戰術的所需要的。因為空地一體戰應對大縱深進攻作戰的關鍵就是如何降低強大地面突擊的進攻速度,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為優勢的空中力量對敵人進行全縱深打擊創造機會。但是同樣甦聯人也擁有數量眾多的核武器,以及適合在核戰爭中進行突擊的坦克部隊。

    所以在70年代,華約對北約是佔有軍事優勢的,這對于北約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甚至有西德將軍提出,把整個德國部隊化整為零,分成1萬多個游擊小分隊,在全國範圍內部署1000個的小型的隱蔽的彈藥庫,當甦聯人佔領德國後,利用游擊戰打擊甦聯的後方和補給線,配合前線作戰。可見,當時對于華約國家的裝甲優勢是恐懼的,甚至沒有信心守住前沿陣地。當時美國與中國關系緩解,甚至結成隱形的戰略盟友關系也是有起內因所在。但是隨著甦聯的沒落,軍事上,西方國家在坦克上使用了大量新技術。使得西方坦克在質量上獲得了迅速的提高。這個以美國的M1系列和西德的豹2系列為代表。這兩種坦克可以說設計思想是極為相似的。都是為了在空地一體戰中擔任阻擋遏制數量優勢的華約集團的坦克進攻的。所以這兩種坦克都是以華約集團的坦克為主要作戰對象的防御性坦克。這種坦克的主要軍事思想就是以質量抵消對手的數量優勢。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比如新型的120滑膛炮,各種復合裝甲,先進的火控系統和觀瞄設備,增壓發動機和液壓懸掛系統等等。在火力,防護,戰術機動性等三大性能都獲得了質的提高。其設計指導思想就是要達到一輛坦克能夠抵擋3輛T系列坦克的進攻(大家可以算算在甦聯解體之前,美國人保有坦克數量坦克15000余輛,而甦聯人坦克數量超過5000輛)。但是這種提高是有代價的,那就是重量的大幅度攀升。比如M1A1 - 57噸,豹2 - 55噸,挑戰者 - 62噸。不過由于空地一體戰的要求,地面裝甲力量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且由于冷戰時期的特殊性,戰場是可以預期的。所以可以坦克配置在戰場附近,戰略機動性的缺陷並不明顯。


豹-2A6主戰坦克

    這里需要談一下的就是戰略機動性和戰術機動性的區別。戰略機動性是指大範圍,遠距離的機動能力。也就是就需要幾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機動能力。在這種遠距離機動上,坦克的最高公路速度,越野速度的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坦克的重量,耗油量,最的行程,對道路的適應能力,也就是通過性等因素就更加重要的。而戰術機動性不同,它體現在最大公路,越野速度上,加速性(從0-32公里/小時消耗時間),最小轉彎半徑等因素。通過比較同時代的M1系列,豹2系列和甦聯的T80系列,我們就可以看出,甦聯人的坦克在戰略機動性上佔有優勢,而美德坦克在戰術機動性上佔有優勢。這是由于戰略戰術要求所決定的。甦聯的大縱深戰略決定坦克在造成戰術突破後,應該高速(這里是指平均的高速度)的向敵人縱深插進,而且插的越深,拋在後面的敵人越多。戰果就越大。所以,甦聯的坦克要求具有極高的戰略機動性。而由于北約的空地一體戰防御性戰略,而且由于戰場的可預期性。可以將坦克配置在戰場附近,並進行戰場建設,所以北約坦克不需要具有多高的戰略機動性,但是需要坦克在戰術上佔有絕對優勢才可能擋住甦聯人的裝甲洪流,而且由于技術的先進,造成了美德坦克優秀的戰術機動性。我們也可從美甦兩國的坦克戰略機動方式上略見一二。

    美國人進行坦克戰略機動的時候,由于坦克的道路適應性差,也為了保持足夠的摩托小時,保證坦克投入戰場的完好,所以往往利用船運,鐵路,甚至是專門研制裝備的坦克運輸車來像戰場運送坦克。而甦聯人則是很少裝備坦克運輸車。美德的防御性坦克的戰略機動能力差的問題在華約和北約冷戰時期表現的還不是那麼明顯。但是隨著戰略形勢的變化,甦聯的解體,美國人戰略對象改變,戰略機動差弊端就顯現無疑了。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人從本土運送部隊花費了接近半年的時間,這個時期內,初期部署的輕型部隊由于缺乏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非常容易遭受攻擊,多虧薩達姆的愚蠢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而在100小時的地面戰中,據說每一輛M1系列坦克的後面都跟著10輛卡車滿載著彈藥,零件油料進行補給維護。也許,也只有美國人才會這麼奢侈,對手也得是伊拉克。而在最近的03年伊拉克戰爭中,諸如M1A1,M1A2系列的主戰坦克由于缺少足夠的油料,而不能一鼓作氣,進入巴格達,而停頓在巴格達外圍長達數天等待油料,也給了伊拉克機會,但是多虧伊拉克自身已經亂作一團糟,才會達到這種戲劇性的效果。所以美國人在海灣戰爭以後為了適應形勢的變化,一直強調兵力投送能力,最近又搞出個崔斯克中型旅,提出輕型化部隊的概念就是因為戰略需求變化的緣故。

     有許多人對T式坦克沒有進行隔艙化而大加詬病。說句老實話,隔艙化設計並不像西方所宣揚的那樣具有那麼好的效果和那麼重要的地位,實際上,隔艙化設計僅僅是坦克防穿/破甲彈的二次效應諸多手段的其中之一。二次效應防護技術主要有下面幾種︰包括裝甲襯層,動力艙自動滅火系統,戰斗室自動滅火抑爆裝置,還有許多其他防二次效應的措施,比如隔艙化設計,采用自封閉油箱,采用防爆油箱,在燃油中添加抗霧劑,使其被擊中後油霧不易被點燃,采用不易燃的液壓油等等。可見,所謂隔艙化並不像西方所宣揚的對坦克的防二次效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隔艙化會帶來許多不利因素,比如,車體臃腫巨大,重量上升等等。當然,從隔艙化設計中我們也可發現西方人與甦聯人在坦克防護設計思想上的不同,前面說過,甦聯人是以從如何保持整車戰斗力作為防護的重點的。而西方坦克則是以坦克乘員為防護的核心。現代坦克防護理論是從系統的考慮坦克防護。1,減少被發現概率。2,減少被命中的概率。3,依靠自身裝甲抗擊反坦克彈藥的攻擊,減少被擊穿的概率,4,減少彈藥產生的“二次效應概率。5,如果產生二次效應,則提高人員的生存可能。這里,我們會發現,在技術條件的許可下,甦聯坦克設計師采用較低的車高,較小的體積,符合1,2兩點。而良好的避彈外形也減少了被擊穿的可能。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則車體比較高大,比如M60居然高達3米,僅僅是依靠裝甲防護。但是到了80年代,西方國家產生了較完善的設計理念來設計第三代坦克,比如M1系列,就車高顯著降低,甚至為此將駕駛員座椅改為半躺式。而更加重視減少“二次效應”和更加重視人員的生存能力。而甦聯由于重視保持整車的戰斗力,所以第三代坦克在對4,5兩點的重視程度不如西方國家。

    美國人對坦克設計理念在長時間內貢獻是有限的,但是在80年代後,由于較完善的設計流程和系統思想產生了諸多,有影響的設計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于發現敵人和首次命中率將大大增強坦克的生存能力。所以,西方國家往往采用較完善的火控系統和觀瞄設備。這一點來說,甦聯人顯然沒跟上形勢。


英軍部署在伊拉克的挑戰者II主戰坦克

    與甦聯坦克相比,西方國家的坦克炮俯仰角比較大,更適合防御作戰和復雜地形作戰。比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M60面對阿拉伯國家的T系列坦克,雖然在裝甲和火力上並不佔有優勢,但是卻可掘壕駐守,或者將車體隱藏在沙丘等遮蔽物,僅僅露出大半個炮塔,利用較大的火炮俯角射擊,大大降低了對手的命中率。而火炮仰角小,則不適合在復雜山地,城市環境下的作戰。比如,韓國的以M1坦克為藍本設計的K1坦克,為了增強坦克山地作戰的靈活性,火炮仰角比M1增加了一度。從這里也可看出,實際上甦聯的T系列坦克更適合平原突擊作戰。而西方的重型坦克更適合防御和山地作戰。

    這里再多說幾句,一般說來,我們把現代坦克,除了輕型坦克以外的坦克全稱為主戰坦克。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欠妥當。因為所謂主戰坦克是戰後的中型坦克發展而來,由于其擁有較平衡的火力,防護,機動。不亞于重型坦克的強大火力,堅強的裝甲和優秀的機動能力,所以逐漸淘汰了重型坦克和輕型坦克成為戰後坦克的主流。但是今天看來,這個主戰坦克的說法並不科學,60 噸級坦克與40噸級坦克都歸入主戰坦克的行列是不是過于籠統呢,這樣一來,很容易掩蓋其各自的特點與使用方式。所以個人認為要麼取消主戰坦克的說法,要麼在主戰坦克這個範疇內加以細分。比如甦聯的T系列坦克就應該算作一種進攻坦克,而豹2,M1系列就應該算作防御性坦克。 (作者︰renfeng)
引用

DIZSCUZ 5.5手機版
如有任何建議請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s © 2002-11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23563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