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27 12:50
highhits
談情說愛
[size=3][color=Blue][size=3][align=center]星雲法師(一)[/align][/size][/color]
一般人對於這個題目,總覺得很好奇;因為,大家以為只有男女的情愛才叫做“談情說愛”。其實,不一定只有男女的情愛才叫做情愛,父子、母女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同胞之間的袍澤之情都是情愛。
愛的世界很廣闊,我們不但愛人類社會,譬如愛父母、愛朋友、愛國家……等,我們也愛植物,比如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愛蓮花,現在的蔣緯國將軍提倡“梅花運動”,要大家愛梅花等。還有人喜歡動物,養貓、養狗、賽鴿。甚至有人喜歡礦物,收集各種奇石異物作為賞玩;更有人集郵、集火柴盒。愛慕有情眾生固然是一種情愛,喜愛無情的草木也是情愛。
常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從何處而來的?”,佛經裡面便告訴我們:“人是從愛中來的!”經上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眾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愛的生命,愛,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愛是屬於“染污”的愛,有的愛屬於“純潔”的愛,有的愛是“佔有”的愛,有的愛是“奉獻”的愛。 “愛”究竟像什麼呢?從壞的方面說,愛如繩子,會束縛住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似枷鎖,會困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有時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又像刀口上的糖蜜,為了貪嘗那一點點甜味,而可能有破舌喪命的危險;愛更像苦海,所謂“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它可以使我們在苦海裡傾覆滅頂。
從好的方面講,愛是犧牲、是奉獻,愛是鼓勵、是慈悲。對大眾而言,總希望被人所愛,喜歡獲得別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們則喜歡發揮自己的愛心,去愛社會上的大眾。可是,愛,有時候是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愛”與“恨”是對難兄難弟,幾乎是形影不離的。愛得不好,會成為恨,因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講的愛,往往僅限於男歡女愛,而不能進一步將愛擴充為民胞物與的襟抱,將愛昇華為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個層次來跟各位講人間的情愛。
[color=Blue]一、人間凡夫的情愛[/color]
所謂凡夫的情愛,往往是狹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愛是佔有的、有相的。人間凡夫的情愛,有時候會產生許多的問題,歸納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幾種:
(一)愛的對像不對
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動起愛慕的念頭,是人之常情,但是愛慕的對像不當時,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憑添煩惱。譬如對方已經使君有婦、名花有主,還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劇。況且感情是雙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是無法勉強的。用情的程度也應該當淺則淺,當深則深,如果陷溺太過,難免會遭致沒頂的結果。
(二)愛的觀念不對
有的人以為家財萬貫便能買到別人的情愛,有的人以為身分不相稱、門戶不相當便不能交往,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拿男女情愛的例子來說:像過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來作媒,才能談論婚嫁;或者在談情說愛的時候,總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學歷、職業,列出許多條件來。像這種有條件的愛,已經成為一種物質層次的愛,而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是不講求條件,完全付出的。
(三)愛的方法不對
有的人以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嬌,享盡齊人之福,這是個人享樂的私愛。有的人對於心愛的人,縱然有錯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討厭的人則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彿蒙上了一層陰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對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我們應該有“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善”的認識,才能真正發揮愛的功用。
過去有一則警人的故事:有一個富翁非常寵愛他那獨生子,捨不得讓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飯是一瓢瓢餵著吃的,像這樣一直嬌生慣養到三十歲,這孩子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不勞動手,什麼事都不做。一天,富翁過五十大壽,特意請了一個星象家來算命,這一算,才知道富翁陽壽是八十歲,而兒子只能活到六十二歲,這下糟糕了,富翁還來不及替兒子傷心,兒子已經呼天搶地的哭起來了:
“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歲,那時我才六十歲,還有好幾年要活;那時你已經到棺材裡睡覺了,誰來養活我呀?我怎麼穿衣服吃飯呀?”
父母錯誤的溺愛,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勵的愛,卻能給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對人生作下正確的抉擇。二十幾年前,現在在西來寺住持的慈莊法師決定出家的時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淚一面含著微笑看她完成剃度。為什麼她的父母會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瑩的淚珠之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在當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學生髮心出家,知識青年獻身佛教已經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台灣佛教界風氣尚且閉塞未開的時候,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投身到佛教裡,的確是很難的。她的父母對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遠能承歡自己的膝下,但是他們之間更有道情法愛。做父母的,在微笑與眼淚之間,別有一番深刻的意義。
其實,佛教並不反對正當的男女之愛、夫妻之情的。只是,現在社會上一些男女青年談戀愛,已經成了胡亂之愛──從可貴的男女之愛演變成惹事生非的亂愛,這種現像是很不好的。
有人說,情愛一場,在法國是一出喜劇,在英國是一出悲劇,在意大利則是一出歌劇;如果在美國,現在的情愛已成為一場鬧劇,而情愛如果在我們中國,以我從旁觀察,則是一場丑劇。
為什麼我們現代社會的情愛是一場丑劇呢?大家從報紙上可以看到許多怵目驚心的報導,情愛的結果不是毀容就是傷害、毒殺,製造了很多駭人聽聞的醜陋事端。我看到這許多醜陋的事情發生了,總不禁慨嘆:唉!眾生實在不懂得情愛。
所謂情愛,我們姑且不必講到犧牲、奉獻,但至少在情愛里面彼此不能傷害到對方。 《戰國策》裡,樂毅說了句話:“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其名。”一個君子,如果與人絕交了,不說對方的壞話;忠貞之臣離開了國家,亦不解釋自己的高潔之名。同樣地,有情人能成眷屬,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樣,好聚好散,不必翻臉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氣氣地離開,怎麼忍心把自己過去曾經一度那麼熱愛過的人,憎恨地醜化他、傷害他,甚至摧殘他,這又是何苦呢?
有人說,青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中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談愛情的時候,愛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銘心。由此可知,對愛的體會是隨著年歲的增加而日趨成熟的。一般說來,凡夫的情愛是從紅顏到白髮,從花開到花謝,比較貪戀於男女之歡。如果情愛能夠隨著我們人格的遞增而日益提升,隨著道德的長進而日臻純淨,那麼凡夫的情愛也會愈來愈昇華,從愛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屬,進而愛世界人類。[/size]
2011-2-28 18:31
tommyluick
tks for sharing.......a long passage......
2011-3-3 11:38
kimiko43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2011-3-13 14:08
highhits
[quote]原帖由 <i>kimiko43</i> 於 2011-3-3 11:38 發表 <a href="http://www02.ktzhk.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856799&ptid=146794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02.ktzhk.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感謝分享 [/quote]<br />
感謝一再支持:37:
2011-3-13 14:10
highhits
[quote]原帖由 [i]tommyluick[/i] 於 2011-2-28 18:31 發表 [url=http://www02.ktzhk.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836524&ptid=1467943][img]http://www02.ktzhk.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tks for sharing.......a long passage...... [/quote]
a lot to go,buddy!
2011-3-13 14:22
highhits
[size=3][color=Blue]二、人間聖賢的情愛[/color]
人間的聖賢,他們有沒有感情?有沒有情愛?他們的情愛跟人間凡夫的情愛是不是一樣呢?我舉幾個例子,來跟各位講人間聖賢的情愛:
[color=Purple](一)為國忘己[/color]
大禹是我們古代的賢者,當時天下的老百姓正受著洪水的災害,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蒼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導,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而不進去探望親人,那是因為他時時想到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愛。這種為國為民而忘記自己的精神,給我們後代子孫留下了一個典範。
在戰國時候,屈原是楚懷王身邊的重臣,因為懷王聽信小人挑撥離間的話,便漸漸疏遠了屈原,甚至將他放逐。可是屈原仍舊熱愛他的國家,忠心耿耿地希望祖國能夠走上強盛之路,因此,雖然不見信於君王,卻不改其憂國憂世的忠貞,他最後甚至投汨羅江而死。我們從他留下來的許多感人肺腑的愛國辭章中,可以感受到屈原那一股不可屈侮的愛國情操,他寧願以身殉國,也不求自己苟活。這種情愛,就是一種犧牲忘己的情愛。
宋朝的愛國詩人陸放翁,身經南、北宋的變亂,在他臨死的時候,對他的子孫說:「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這種對國家的情愛,也是一種感情的昇華。
[color=Purple](二)為眾無己[/color]
佛陀的堂弟摩訶男將軍,是迦毗羅衛國的守城大將。當城被敵軍攻破時,他向敵軍說:「不要殺害我的百姓,現在只要請你們等一下;等我沉到水底再浮起來時,你們才開始殺我的人民罷!」敵軍的統領──兇惡的琉璃王說:「反正你們難逃一死,好吧!就答應你最後的一個願望。」摩訶男就沉到水裡面去了,時間過去很久都沒有浮上來,琉璃王很納悶,於是派部下潛到水裡去看個究竟。原來摩訶男把頭髮綁在水底的樹上,永遠也不會上來了。他為什麼把自己沉溺在水中呢?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讓城裡的民眾可以逃亡。像這種為老百姓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的愛,心也是一種高超的情愛。
人間的聖賢,有的為了愛國家愛眾生而獻出了他們的生命;有的為了追求真理而奮不顧身,下面我們來談談為法忘卻自己安危的聖賢情愛。
[color=Purple](三)為法獻己[/color]
在佛教裡,有「佛教的孔子」之稱的唐三藏玄奘大師。他為了到印度去求學佛法,需經過八百里的沙漠。行經途中,馬所運載的水忽然都傾倒流失了。在沙漠中,如果沒有水必然是死路一條,然而他忍受種種飢渴的煎熬,發出堅宏的誓願:「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這種對真理追求的熱忱,也是一種可貴的情愛。
我們看看日本人穿的和服,和中國的服裝很相似;房舍的建築方式,也和中國房子相彷彿;甚至吃飯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國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旁支別脈。當初是誰將中國文化傳揚播種於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鑒真大師:鑒真大師是我故鄉揚州的先賢前輩,當他發願到日本弘揚佛法時,前後共經過了七次的努力,費了十二年的時間。有一次失敗,被官府捉拿回來;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強盜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後又遇到颱風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眾出賣了,如此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時,他已六十多歲,雙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說下如此感人的話:「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為了完成弘揚佛法、普渡眾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區區的生命。像這種探求真理的熱忱、弘揚佛法的悲願,也是從情愛之中昇華起來的。
[color=Purple](四)為孝盡己[/color]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連尊者為了營救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出生入死,竭盡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啟說了盂蘭盆經救倒懸報親恩的法門,不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眾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這種孝行是一種情愛的偉大轉化。
北齊時代的道濟禪師,一頭挑著萬卷的經書,一頭挑著年老失明的母親,到處弘揚佛法。有人要幫忙他照顧老母親,他就婉轉地拒絕說:
「這是生養我的母親,不是你們的母親,應該由我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陳尊宿,道風高邁,得法於黃檗希運禪師,事親至孝,自己編織蒲鞋來孝養母親,因此人人尊稱他為陳蒲鞋。
佛門中有許多感人肺腑的孝行,這種反哺報恩的孝行,是人類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種情愛的高度顯揚。
[color=Purple](五)愛徒如己[/color]
下面我要和各位談談古德們為了教育子弟,運用各種的善巧方便,付出無比的心血所產生的師徒之愛。
《論語》上記載:孔子的弟子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傷心欲絕地說:「天喪我也!天喪我也!」孔子的眼淚是他感情的流露。為什麼弟子顏回死了,讓他如此傷心呢?他是為青年才俊的夭折,為了人才的損失而悲傷啊!這就是一種慈悲的情愛。
密勒日巴尊者到處訪師尋道,終於尋訪到大善知識的馬爾巴上師為傳法師。上師問他:
「你拜我為師,我問你,你有什麼東西供養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頂禮:
「我把身、口、意三業奉獻給你,作為我的供養。」
上師答應了,就收他為徒。有一天,上師跟他說:
「你身體健壯,我想要你給我建造一間藏經書的石屋,造好了,我就傳法給你!」
密勒日巴聽了,非常歡喜,即刻請求上師將造房子的圖樣交給他。上師說:「我想在東方險要的山頂上造一所圓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業障。」
密勒日巴於是日日費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時候,上師來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層層折疊起來,放在地上說:
「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頭和材料拆運下山,到西方山頭照這衣的樣子替我蓋個房子吧!」
密勒日巴苦不堪言,只好再背上背下的造屋,等蓋到一半的時候,上師又來了,說:
「這個房子看起來好像還不對,請你把他拆掉,把木頭石頭搬下山,到北方的山頭給我蓋一所真正代表修行者的三角形房子吧!」
密勒日巴只得遵照師命,重新不眠不休的趕工,不以烈日薰烤、風雨摧打為苦。好不容易做了三分之一的時候,上師又來啦,問:
「這房子是誰叫你做的呀!」
密勒日巴急了,馬上回答:「這是師父您親自吩咐的呀!」
上師搔了搔頭說:
「哦?我怎麼想不起來了?在這種壞風水的地方造三角形的房子,像修誅法的壇城,你這不是存心想害我嗎?拆掉!拆掉!到北山給我建造一所四方形的房子,要九層,上面再建一個庫房,總共十層。房子蓋好了,我就傳法給你!」
一席話下來,密勒日巴的辛苦又全部付諸流水。
就這樣蓋了又拆,拆了又蓋,多少年的歲月在挑磚荷土中過去,累得身上的皮肉都爛了。師兄弟們看了很不忍心,自動跑來同心協力地幫他搬瓦、挑磚,師父看到了,卻依然大發雷霆:
「我叫你來是建房子,並沒有叫人幫忙蓋,你怎麼這麼懶,隨意找別人來幫忙建房呢?」
不但罵他,還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難免哭出了聲,師父不但沒有半句安慰的話,反而厲聲喝斥:
「你哭什麼?你當初來的時候跟我說,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獻給我,我現在打的是我自己的東西,罵的也是我自己的東西,你哭什麼?」
密勒日巴所受的折磨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各種煎熬、淬煉,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多少年後,密勒日巴終於成道了,證得大阿羅漢果。當他開悟的那天晚上,師父抱著他痛哭失聲:
「我為了你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奇才,才不惜用最艱辛困苦的種種方法來磨練你,讓你早日得道。當師父責罵你、鞭打你,對你無情無義的時候,師父的心裡也很痛苦。但是,為了你的將來,師父只有忍下心來一再地鞭策你……」
像這種看起來不近情理的嚴苛行徑,其實也是聖賢愛惜人才的至高情愛。
我自己幼年出家,也受過這樣的教育。我們到戒場受戒的時候,戒師們坐成一排,嚴陣以待地盤問我們:
「你們來受戒是自己發心來的,還是師父叫你們來的?」
有人搶著回答說:「老師慈悲!是弟子自願發心來受戒的。」
戒師聽了,不發一語,拿起籐條,就是一頓抽打,然後說:
「你好大膽,你師父沒有叫你來,竟然敢來。」
換了另一位戒師,同樣地問你:
「你來受戒,是自己要來,還是你師父叫你來的?」
剛才看到有人被打了,心有戒懼,趕快見風轉舵,小心翼翼地回答說:
「老師慈悲!是家師要我來受戒的。」
自以為回答得很好,誰知道又是一頓毒打,邊打邊說:
「喔!如果你師父不叫你來受戒,你就不來受戒了嗎?」
低頭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師父不囑咐自己來受戒,難道自己就不知道發心了嗎?再換一位戒師,仍然是同樣的問題,有了兩次的經驗,這回趕忙靈巧地說:
「師父叫我來受戒,弟子自己也發心來求戒法。」
這樣的回答一定萬無一失了?出乎意料的,又挨了一頓打,打了之後還說:
「你很滑頭。」
這一關總算過去了。到了另外一位戒師那裡,話題轉變了:
「你過去有沒有殺過生呢?」
殺生罪孽深重,怎麼能說殺過生呢?趕忙搖頭說:
「沒有殺過生。」
「喔!你在家裡螞蟻沒有踏死一個,蚊子沒有打死一隻嗎?分明說謊!」
於是又辟辟叭叭一頓打,說謊該打,倒也心服。又換了一位,還是同一問題,只好照實承認:
「報告老師!弟子殺過生。」
「罪過喲!罪過喲!」
鞭落如雨下,到了最後,不論戒師問什麼話,根本就不想回答了,只能無可奈何地說:
「老師,您要打儘管打好了!」
我們所受的那種教育,是以無理來對待有理,是以無情來對待有情。在無理、無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頭,那麼在真理面前還不能信受奉行嗎?老師的無情無義,實際上是為了渡化我們這些頑強的有情眾生所用的權巧方便,這種無情,其實是一種大慈悲!我自己經常感到很幸福,因為我們受過這樣嚴格的教育,好比廢銅爛鐵被投擲在大冶洪爐中燒煉成鋼一樣,雖然艱辛,今日回想起來,實在是一種福報。對於現在的青少年們,我常常感到很遺憾,在這個時代裡,最大的損失我就是在教育裡缺少了一種接受磨練的精神,而這種恨鐵不成鋼、陶鑄後學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愛的力量。[/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